尊龙凯时app

安徽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到2026年将超26万人

来源: 搜狐专栏
2024-09-22 11:32:53

最佳回答

“被老师cao了”安徽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到2026年将超26万人

天津北方网讯: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公交第四客运有限公司847路驾驶员苏小光特意布置了科普车厢,将有关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让乘客乘车时能够了解到相关知识,提醒广大市民重视防灾减灾,减少灾害损失。🥍

大皖新闻讯 目前,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正在合肥举行。9月2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部省产教融合成果发布暨合作对接洽谈会上正式发布了《2024年安徽省新型化工业化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报告(目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预计到2026年,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新增人才需求总量超34万人,人才缺口将超过26万人。

为弥补这一不久后将会出现的人才缺口,报告从精准引进产业人才、加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使用与评价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4个方面给出解决方案。

预测

安徽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人才缺口超将26万人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安徽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高学历、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增大。根据报告预测,到2026年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新增人才需求总量超34万人,其中汽车、新材料、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居)产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分别约为8.5万人、7.8万人、7.3万人、3.6万人、1.7万人;届时,人才缺口总量将超26万人,其中汽车、新材料、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居)产业人才缺口量较大,分别约为7.2万人、6.1万人、4.7万人、2.8万人、1.1万人。

其中,紧缺程度排名前五位的岗位分别为工艺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紧缺程度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为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和电气。

2023年,安徽省新增各类人才95.5万,人才总量突破1270万,但与江苏、浙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技能人才仅为浙江的60%、江苏的45%。人社部门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安徽省1200户企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成功率均不足55%,未来缺口将更大,难以支撑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此外,根据企业调查样本数据,目前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学历结构总体不优,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才占比达66%,但企业发布的岗位对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求较强烈,如智能语音产业高达95%,生物医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集成电路产业超80%,现有人才学历结构较难支撑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原因

教育、产业和政策共同导致人才缺口

根据安徽省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2024年,安徽省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50万人,如此庞大的待就业人群为何还无法满足安徽省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这背后有哪些因素?

“需要的培养不出来,培养出来的不需要。”走访调研时,用人企业简单直白的话语道出主要原因之一。高校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学生,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不少高校在培养人才时方式和内容多样化不足、产教融合不深,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之所需。这就导致企业倾向于从行业存量人才中“挖人”,宁愿高薪留人也不愿从零培养,有这样想法的企业超过了65%。

同时,报告中还指出,相较长三角其它省份,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部分重点产业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高层次人才更愿意集聚在产业发达的先进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就省内人才流向来看,除阜阳外皖北地区对人才吸引力更弱,2023年,全省70%的高职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流向了皖江城市带。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人才政策配套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安徽各地市人才政策存在“一窝蜂”现象,错位竞争意识不强、精准化程度不高,部分地市不仅政策“迭代升级”慢,甚至存在人才政策“退坡”情况。调查显示,企业更希望在住房保障(占比48.1%)、子女就学(占比37.3%)、交通配套(占比28.3%)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支持和加强。

对策

“引得进”“育得优”“用得好”“留得住”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面对3年后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数十万的人才缺口,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报告从精准引进产业人才、加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使用与评价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4个方面给出建议,认为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以实施重大人才项目计划为抓手,积极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点任务。

具体来说,要建强科技平台集聚人才,多措并举精准引才,借力企业招引人才;优化专业学科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培养载体建设,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提升人才使用效能,完善人才职称评价;健全激励机制,提升城市能级,强化人才服务。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摄影报道

编辑 张大为

发布于:福鼎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4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